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谢丹阳院长自我访谈录
时间:2014-10-26  点击数:

一、工作理念

接任betway必威院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时常有朋友问我推动了哪些改革,有何成效?也有媒体希望对我做采访,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婉拒了:总觉得自己了解得还不够深,思考得也不够透,在这种情形下很担心采访过程中用词不准确而引起误解。

我想,通过新浪博客做一系列自我访谈,把一些观察和思考以文字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希望能引起一些讨论。

这就开始吧!

博客: 为什么要来武大,执掌武大经管院?

丹阳:我是武大79级校友。15岁进入武大数学系。武大留给我的一切印象都是美好的,不好的(比如当年的食堂)都被过滤掉了。很多校友可能都有同样的感受。正因为如此,武大的校友在外校人看来尤其地抱团。可以说,母校武大这颗砝码如此之重,超过了这次权衡中其他非常实际的考虑。经邹、吴、白、周、袁、鞠等多位好友、同仁的鼎力推荐、支持与鼓励,加之校、院领导层力邀,我接下了这副重担。我希望能为武大经管院更上层楼作些贡献。

博客:难道就没有什么私心?

丹阳:有的。我的学术生涯分为两段:1991-2000 (纯理论研究,蒙特利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2004-(理论与政策方面研究并举,香港科技大学),中间的四年作为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华盛顿总部(与恒甫任职的世界银行门对门)。回到武大的私心是希望借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联系实际,多一些到企业和各级政府调研的机会。目前,这些都在逐步实现。过去这九个月当中,我曾去湖北交投、武汉投资发展投资集团、中诚信、长城资产管理、蕲春县、通山县参观、演讲、及参与项目评估;更对湖北联投、泰康人寿、华融资产管理、及深圳前海做过深入的调研。未来还希望对家庭农场模式进行调研。总之,这些是我作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所不大可能获得的机会,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些活动既让我看到中国经济的堪忧之处,也让我感受到中国企业家的创造性和中国经济的潜在活力。

博客:你在武大经管院的目标是什么?

丹阳:我自己的两大目标很简单。一是建立崇尚学术的气氛,二是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出谋划策。去过香港科大的朋友基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那里的学术气氛真是浓厚。当然,香港科大商学院在潜心发展20年之际,也开始反省自己对商界的影响,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考评。经管院的愿景是Tobecome a leading business school in China with world-classstanding.多年前恒甫在打造betway必威高级研究中心(IAS)的时候,我就说,咱们在中国拿不了第一第二,应当有决心拿第三。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武大经管院理论经济学也确实排到了第三,但经管院要想在整体排名中进入前三(挑战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博客:请问如何建立崇尚学术的气氛?

丹阳:第一,同事之间平辈相称,不带职务头衔。比如,直呼丹阳最好,不习惯的话就叫谢老师或丹阳老师,非对外/非正式场合不称呼院长。这些细节会便于营造学术讨论时的平等。年青老师会更敢于自由表达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意见。在美国,甚至博士生和导师们都是直呼其名,在学术讨论时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导师们也都明白这些博士生中的佼佼者毕业三、五年后就有可能比自己更前沿更具影响力,因此不敢小觑。

第二,多办学术讨论班。原来已有不少系所在开展,今年各系所已进一步制度化。上学期我和两名青年教师以及他们的学生们开了一个讨论班,感觉这些学生程度不错,有潜力。学生们讲解得都很棒,但讨论的气氛还可以更加活跃一些。中、日、韩的学生在这种场合普遍比较quiet,我做学生期间也不例外,但我有时会有意识地督促自己发问。第三,就是鼓励创新,鼓励学生习作,但必须有新意。没有新意的论文大可不必写,更无必要发表在那些垃圾杂志上。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强迫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为了毕业去发那些无价值的文章。美国或是香港的经济学博士毕业不要求发表任何文章,只要答辩委员会认为已达博士水准就可毕业。

博客:在海外怎么保证答辩委员会的过程是公正的呢?在中国大陆还得要有些硬杠杠吧?

丹阳:比如在香港科技大学,答辩委员会的构成是几位导师 + 学院内其他系所的老师一名 + 校外专家一名 +主席。主席一般以校内系所外老师担任,且常常不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主席的职能是保证程序合规。我认为成员的组成结构只是保证过程公正的一个小部分,主要保证来自于导师们对自己的声誉的极端珍惜,从而不至于不严守标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的所谓答辩都不叫作Defence,而称之为PublicLecture。在PublicLecture之前60天(还是6周?记不大准确了),系里每位教授都会收到该博士论文,如果有任何人对该论文有异议,PublicLecture需延后。如果导师觉得你的论文不达标(芝加哥大学的标准据称是论文可被分拆为3篇在不错的杂志上Publishable的文章;我的论文部分章节在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上发表,事后看算是达标。),或是容易引起异议,他/她会不让你提交论文。中国大陆设的这些硬杠杠,也许是不得已,否则导师们可能需要面对学生、家长、朋友、同事等各方面和各种渠道来的压力。

二、人才培养

博客:人才培养的关键有哪几个方面?

丹阳:一是学院必须要处于研究前沿,二是学生们要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博客:为什么你只说学院必须处于研究前沿,而不说教师们要处于研究前沿?

QQ截图20141017175412.png

谢丹阳院长在香港科大MBA课堂授课

丹阳:一个学院需要各类人才。既需要创新型人才,这些应该占绝大多数,也需要有教学天赋的人才,还需要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我们不要求每个教师都是全才。但我想表达的是,即使是后两类人才,也应该常常和创新型人才互动,至少要了解研究前沿。不能抱着一套陈旧的教案度日。当然,教案需要更新的程度可能有不同。比如,我在香港科大开设的两门课更新的要求就不同。一门是博士生的“高级宏观”,另一门是MBA/EMBA的“全球经济中的中国”。“高级宏观”是博士阶段必须的基础训练,有一些标准的内容需要涵盖,故而更新的余地较少。即便如此,我也还是每年要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期末上台简短讲解和本课程相关的最近五年中有影响的论文。这门课虽是给博士生开的,但每年都有一些程度好的本科生来选。其中大部分一毕业就去美国读博。今年春季在武大经管院给本科生(经济学基地班)开了一门宏观选修课,全英文,就是用这门课作为蓝本。

博客:怎样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丹阳:哈佛商学院非常强调“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主张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1.案例要适合当前的需要,除了一些经典的长久不衰的案例外,需常常更新;2.每个学生需课前独立研读案例;3.分组讨论案例,进一步做准备;4.在教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涉及到的概念、分析都一步步书写在白板上。我在参加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培训时很惊奇地发现:老师们是不用PPT的。不仅如此,白板上内容的布局都是教学组事先规划好了的。一堂课下来,发言的都是学生们,老师只是决定轮到谁发言,最后老师就是将事先规划好的白板上的内容给大家做个总结,给出关键概念和所谓take home messages.案例教学的好处是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真正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操作层面上对老师和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更符合MBA/EMBA这个师生群体。我在给MBA/EMBA开的“全球经济中的中国”时,也曾想使用案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自己也曾想写一本关于大型出口企业对冲外汇风险的案例,为此也还专门去海尔作了调研(致谢海尔管理层),但最终也因其他原因未能完成(向海尔致歉)。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早年曾试过在课堂上进行热点问题小组辩论赛,最近几年改为小组每周撰写博客并将博客内容在课堂上加以讨论。由于博客内容来自学生,学生们自然很有兴趣,故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这些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QQ截图20141017175428.png

2009年在哈佛商学院接受案例教学培训,课前小组讨论

对于本科生教育而言,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里适当增添一些案例教学的元素。即使不是案例教学,也可以组织些课外讨论班。还可以有针对性的招收一些特色班,比如betway必威数理经济班和数理金融班,香港科大商学院的"GlobalBusiness" program(全球商务班),都是本科的。前者聚集了一批对数理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后者强调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方面的培养,各有不同的兴趣所在。

除了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之外,提高学生兴趣的另一重要举措就是:要让研究前沿走进课堂!如果学生群体来自MBA/EMBA或高级经理培训项目(EDP)等,还需要我们老师能将论文中的洞见应用到企业或政策层面。

博客:你怎么看待EMBA、EDP,乃至“后EMBA”或“EMBA后”,是否已越来越趋于商业运作?需要整顿吗?

丹阳:我对这些项目的看法总体是正面的,是商学院与商界互相促进的重要环节。但有商学院将它们转化成纯粹的俱乐部来操作,是需要整顿的。下次再集中谈一下商学院与商界互相促进的问题。

三、对EMBA的期望

博客:能否细谈一下EMBA?

丹阳:商学院通过这些项目一方面培养企业界管理人才,同时也奠定与企业界合作和相互影响的基础。各大商学院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侧重点和面对不同的市场需求。EMBA前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主要是有商学院为了吸引商界生源而给予官员"奖学金",从而引起中央决定整治这些可能导致官商联姻的项目,下令官员和国企领导不得就读EMBA,引发一些退学现象。对于中央这一禁令我是支持的。官员和商界人士共同就读就好比让裁判员和某支球队走得太近容易产生"黑哨"而影响公平竞争,而国企领导和私企老板走得太近容易产生"假球"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博客:但这样一禁,官员和国企领导的管理水平难道不会落后于私企吗?

丹阳:这种担忧也是存在的。因此,官员还是应该单独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训,国企领导也是同样。同时,如果这些培训费用由政府或国企支付的话,应当签署培训后在政府部门或国企单位服务N年的承诺。

博客:betway必威EMBA是否受到这一禁令的影响?

丹阳:我们的学员以民企为主,几乎没有政府官员。国企领导原来有一些,所以今年生源也受一些影响。我个人感觉民企生源还是充足的,问题是怎样让这些民企管理人员选择来betway必威经管院就读。过去我们有一些广告投入,但效果存疑。真正能够吸引人的仍然是:1.我们的师资;2. 我们EMBA学员的质量。

博客:听说EMBA市场上各大院校都大量使用访问教授或兼职教授,请问武大情况如何?

丹阳:有些兄弟院校的EMBA项目三分之二以上是"雇佣军"。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坏事,所谓整合全球资源嘛。事实上,betway必威EMBA2002年在邹恒甫的高研中心手上初创时,几乎100%是外籍教授。当时恒甫的口号是要"打造中国EMBA金牌",以拉丰在法国图卢兹的一班人马为基础(今年7月,我们与图卢兹大学经济学院签署协议,重续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合作:http://210.42.124.72/jlhz/gjjl/2014-07-07/20870.html),其中包括刚刚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梯若尔教授。梯若尔教授曾经两次被恒甫请来武大高研中心讲课。2005年他在betway必威高研中心授课时曾接受人民网记者钟心采访:http://weibo.com/2191450915/BrwTcxZm3?mod=weibotime。再加上巴罗、迈克尔·波特,还有后来的诺奖得主马斯金教授等,办学模式可谓别具一格。

博客:后来EMBA项目从高研中心转到经管院?

丹阳:EMBA项目理当由经管院来办,但在2002年的时候,恒甫能够做通各方的工作为高研中心抢到主办权,足见其"企业家"精神。上个月我们在庆祝高研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聘请恒甫为泓策资本刘道玉讲座教授:http://210.42.124.72/xwsd/2014-09-25/21068.html,继续打造高研中心这块特色品牌。

QQ截图20141017180027.png

刘道玉老校长、邹恒甫、泓策资本周忠全

教育部在后来对EMBA项目的评估中提出要加强自有师资。经管院接手后经过多年努力,自己的EMBA师资逐渐强大,目前过渡到60%本校老师授课,其中不乏名师:如讲授"战略管理"的谭力文教授,"财务报告分析"的谢获宝教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李燕萍教授,"财务管理"的余国杰教授,以及讲授"营销管理"的汪涛教授,等等。外聘老师有国内著名的李维安教授、王重鸣教授、赵曙明教授等,外籍教授反而较少。

博客:你有重新引进外籍教授进行EMBA教学的想法吗?

丹阳:外籍教授来授课可以给EMBA学员们带来不同的视角,是有益的,但对翻译的水平要求很高。我倒是更倾向于从香港、新加坡的一些院校里请一些有中文背景的教授前来。去年九月以来,香港科大、港大、中文大学、城市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教授们陆续来betway必威访问,达十多位。这些老师们给我们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和演讲,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前沿。不久也将有来自这些学校的明星教授给我们MBA/EMBA学生授课。实际上,中国大陆EMBA教育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很多来自香港高校,尤其是香港科大的身影:中欧的许定波、忻榕、蒋炯文;光华的武常岐;清华的李稻葵;长江的项兵、甘洁;上海高金的巨能久,等等。香港科大商学院即使在损失了这么多优秀教师的情况下,其EMBA全球排名仍能雄踞榜首,一是因为他们能够不断吸引新的人才,二是他们对退居二线的知名企业界高管前来担任兼职教授(实际为全职)持欢迎态度。武大经管院也应当可以考虑这类(实际全职的)兼职教授,丰富MBA/EMBA课堂。

博客:武大EMBA学员质量如何?

丹阳:我们以民企为主,其中有曾经的湖北首富,有香港上市公司的总裁,全国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等等。这里简单列几位代表人物:武汉千里马机械董事长杨义华、福星惠誉房地产总经理胡朔商、湖北周黑鸭总经理杜汉武、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董事长陈亚、香港金皇冠金银珠宝董事长董廷安、新海天投资董事长韦奇志、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阎志还是武大经管院的咨询委员会委员,其他委员有陈东升、毛振华、雷军等:http://210.42.124.72/xygk/zxwyh/2013-12-04/19675.html

博客:你对betway必威EMBA学员有什么期望?

丹阳:这个问题我也曾和香港科大双语EMBA项目主任、商学院副院长徐岩教授探讨过,他的回答是“气质”上的不同凡响,他说可以清晰地看见香港科大的EMBA学习前后气质上的显著变化。这也是我所期望的。如果要更具体一点,那么我不妨从去年EMBA毕业典礼中摘一段话来描述:

【同学们,你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荣获了"武大EMBA人"的称号,可喜可贺!但我们不要忘记下面两个问题:"SO WHAT?"和"NOW WHAT?"。我来和同学们探讨一下这两个词当下的含义。

"SO WHAT?"问的是"这有什么了不起?" "你从betway必威经管学院拿了个EMBA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说你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回答,那只能说我们经管院与世界一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期望你们能够回答: "我现在看问题比以前站得高,更具有战略眼光,更有前瞻力。思考问题比以前更系统,更有逻辑,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的思维比以前活跃,更能换位思考,也能权衡短期和长期利益。我更注重创新,更注意团队协作,更乐于奉献。我的周围聚集着一群令人尊敬和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信赖的人。我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更经得起考验。"

这些内容有一些来自我们经管院老师们的传授,但更多的来自我们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和诸位的实际体验的碰撞,来自武大经管院给大家提供的这个优秀的平台。武大经管院能走多远要看我们能聚集怎样的一批学者和怎样的一批学生。

下面谈谈"NOW WHAT?"已经获得了武大EMBA人的称号,下一步又怎样呢?

我认为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学以致用。遇到问题你会有意识地问自己,我的老师会怎么去分析它,我的那些EMBA人会怎样决策。第二境界,你发现你学到的东西有些很实用,但还有一些似乎达不到预期效果。你开始存疑。于是你和我们老师合作,以你的企业为案例,推翻或者拓展原有的一些结论。你已经开始在创造知识。第三境界,你发现一方面你有很多体会想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而另一方面又感到还有继续充电的必要。这时你经常而且渴望回到武大经管院。而且你发现自己逢人便谈起武大经管院。这是最高境界。我不是鼓励你到处宣传武大经管院,而是你太爱武大经管院这个平台,以至于你总是有谈起她的冲动。

与其说这是你们的最高境界,不如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同学们,过去你们曾经在betway必威这个殿堂里博采众长,今后你们将劈波斩浪。请记住这个地方,这个殿堂将永远为你们开放!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让我们与你们一起分享成功和喜悦,分担失败和忧伤!

最后祝同学们生活美满、事业长青!谢谢大家。

更多内容详见谢丹阳微博,微博地址:weibo.com/u/2191450915

 

betway必威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