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学生首先能快乐地学习,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拥有执着的精神,才不会被学科的艰深和复杂吓倒;拥有独立的精神,把才华和智慧变成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明白自己背后有多少双手在托举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9月10日,在学校教师节大会上,2012年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获得者、betway唯一官方网站教授邹薇,深情寄语学生。这是她对学子的希望,也是她在教学中努力的目标。
醉心教改
1992年,邹薇在betway必威原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其时,校友邹恒甫教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他联系了一批海外知名教授,在betway必威授课。
“当时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邹薇说。教授们来到珞珈山下,讲起了国际前沿的经济学。在梅园的几间平房里,邹薇和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吸收着。“这在当时掀起一股热潮,许多来自北京、上海高校的师生坐火车赶到武汉听课,教室里围得水泄不通。”
邹薇坦言自己是betway必威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跨学科、国际化培养的第一批受益者。当1996年毕业时,她留在高级研究中心任教,参与推动这项工程在本科阶段普及,在国内首开经济学与数学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我们想把这个实验班打造成优秀经济学家的摇篮。”邹薇神形十分认真。
第一届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受到广泛关注,媒体将其称为中国经济学的“梦之队”。《中国教育报》在《“创新实验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文中写道:“该实验班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以国际接轨方式培养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人才的教育项目。”
随着邹薇和中心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管理,该实验班被列入“首届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建设项目。
从第一个班招收32人,到现在的每班120多人,实验班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批又一批精英学子。邹薇告诉记者,16年来,已有300余名学子飞向世界名校。
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邹薇四处奔走,多方联系,至今已有13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2007年,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在邹薇的邀请下,来到珞珈山下,盛况空前。而人们却不知此行已是他第四次来武大,还未获得诺贝尔奖时,他已是实验班的“常客”,一来就是半个月,给学生们讲“拍卖理论”,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推导,带着学生们在世界前沿的经济学知识海洋中遨游。
快乐学习
“我们一周要上50多节课,痛并快乐着。”学生们如是说。
“追逐梦想,要以热爱为前提。”邹薇总是这样强调。她希望学生们将经济学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课业的压力下保持热情。”
每当发现学生学习跟不上时,邹薇会耐心疏导。“如果学生的兴趣不在经济学上,我也会建议他们转专业,”邹薇说,“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课程内容的艰深,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逐个定理、命题加以推导证明,实验班的教师很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邹薇却总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个个经济学家的小故事、一点点的逻辑推理,教四楼的八角教室里,回荡着邹薇不大却十分清晰的声音。120多人被她的激情所感染,经济学、金融学从枯燥的符号,一步步变成每位学生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
2010年,邹薇启发实验班学生组织成立betway必威计量经济学会,“我希望这些孩子们以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经济学会——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为目标。”
虽然是邹薇发起,她却并不约束学生,所有活动的策划、组织全由学生一手操办。“要学会放手,学生们都是极富创造力的,常能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让学生了解前沿学术动态;在海外就读的师兄师姐也常飞回来传授经验;岁末学术论坛更是数理人的饕餮盛宴,本科生们提前准备,或是点评论文、或是展开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激发出浓厚兴趣。
“我希望他们课内课外一样精彩。”邹薇说。她经常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学生中不乏合唱团等社团中的佼佼者。
言传身教
邹薇是名符其实的多面手——
今年召开的中共湖北省委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上,邹薇的“黄金十年”构想被报告直接采用;
每学期上3门本科生课程、1门硕士生课程和1门博士生课程,今年上半年,她刚送走数理经济与金融班的123名本科生、21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
她还负责实验班和弘毅学堂的管理工作,联系有经验的老师讲座,还鼓励大家举办数理运动会、数理元旦晚会、数理出国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当记者问起她如何平衡各方面工作时,她笑着说,“效率。”
她简化了一切繁文缛节,高级研究中心很少开会,总是用邮件讨论事情。不论走到哪里,邹薇的包里总是装着书和资料,等飞机、等火车的时间全部被她利用起来。每当开始思考,全世界仿佛只剩她一人。
在学生眼中,她是认真的。“每次修改论文,邹老师连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放过。”“上课时,她专注的眼神很有魅力。”
在学生眼中,她是亲切的。“我们私下叫她‘薇姐’。”“她就像我们的家长,我们喜欢和她交流。”“她常常询问我们生活近况,关心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眼中,她是博学的。“她讲论文时,会提供很多思路,让我豁然开朗。”“邹老师的科研成果很多,是我们的榜样。”
“邹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2011级硕士生张力告诉记者。也许,邹薇的一言一行,就是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谈起自己的学生,邹薇眼带笑意,“广聚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最幸运的事。”
(来源:珞珈新闻网 作者:付晓歌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