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谭畅,我院2019年应届毕业生,2013级2+3硕博连读研究生,导师刘林青老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通过国家公派留学生去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进行联合培养。攻博期间其论文在《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上发表。毕业后将前往西南大学工作。
临近毕业,即将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心里有憧憬也有不舍。2013年,我来到betway必威,进入刘林青老师的师门开始硕博连读,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我从当时懵懵懂懂的小师妹变成了现在的大师姐,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拥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和珍贵的回忆。时间是很奇妙的东西,它雕刻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带给人离别的忧愁。即将离开亲爱的导师去闯天地的我,心中难免感伤,只是期望今后的路上,遇到的都是像刘老师一样的人生导师。
刘老师是我的学术领路人。
最初入校时的我懵懵懂懂,不知道学术研究为何物。刘老师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样,一步一步指导我;大到整个研究理论基础的探讨,小到段落中句子标点符号的斟酌,都会在指导中有所涉及。刘老师本身是个非常聪明又刻苦的人,为了跟上他讨论的节奏,我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学术习惯。他会仔细修改我的学术论文初稿,有时候甚至达到逐字逐句提高的程度。我保留着他的很多修改手稿,全都是满满的感动。这种长时间的累积使我对学术研究的陌生感逐渐消失,慢慢爱上了研究;也由于感受到教育的伟大,我立志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刘老师获悉后,开始慢慢放手让我自己做研究,并开始为我规划职业发展,送我出国进行访学,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在刘老师的耐心培养下,我迅速成长,带着自信完成了硕博连读阶段的学习,也从未后悔当初的决定,而是多了“教育传承”的责任感。
#刘老师修改手稿#
刘老师是“因材施教”的内行家。
刘老师很多时候都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谋福利;对师门的学生也是进行个性化培养。对于和我一样走学术道路,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他总是鼓励并资助我们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种培训,提醒我们不要闭门造车,要积极与外界进行交流,向学术界前辈们学习。2014年,我去参加刘老师帮我安排的“中欧商学院案例培训工作坊”,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申请,因为工作坊是只对教师不对学生开放的,但是为了我破例。在很多次的会议交流中,我收获颇丰,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拥有了一些大会宣讲论文的经验,还遇到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些都是很宝贵的经历。对于师门里比较偏好实践的师弟师妹,刘老师也是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为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自身的成长。刘老师说师门的学生不一定都要有相同的发展路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刘老师是“立德树人”的行践者。
刘老师不仅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业,更注重对我们品格的培养。他对我说过,做学问要越细越好,但不能随之把心做细了,要学会调节,人的心胸还是要宽广一些。他自己是十分随和谦逊的性格,有时候对待学生就像朋友一样。有一年除夕,我们的祝福信息还没发给刘老师,他的定制祝福信息就先发给师门了,我们受宠若惊。我的一个师姐很刻苦上进,但身体较弱,家庭有些困难,刘老师竭尽所能地帮助她,关心她的生活,帮她推荐工作;师姐工作后常常跟我说,她对导师充满了感激。刘老师总是以身作则,对我们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教育。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师门也成为了亲切而温暖的大家庭。
在刘老师门下的六年里,我收获了许多难忘的学术经历与生活记忆,也是因为刘老师,我带着学术热情与教育情怀选择了硕博连读的道路,想成为一名这样的大学教师。如今我将要博士毕业,情怀不减。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其中最难之事,刘老师的“道”都藏在对学术的一丝不苟和对教育的真诚热爱之中。这种“道”也将引领着我走好我以后的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谭畅 2013级企业管理硕博连读生)